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71
编号:13621974
构建妊娠期应用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的相关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1
     【摘要】近段时间以来,中医药已经被国际医药治疗所认可,中医药被广泛应用于妊娠期治疗中,大部分人认为中药是一种天然物质,对人体伤害较小,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大部分常用中药在上市之前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生殖毒性、安全性的危险评估,对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发展形成了阻碍。本文通过分析构建妊娠期应用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的相关问题,以期促进中医药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妊娠期;中药;安全评价体系;危险性

    我国当前缺乏中药胚胎毒性研究的评价体系,因此,对于妊娠期应用中药的现状以及历史背景,我们应该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从妊娠期生理特征以及中药本身的特点,以血清药物化学性研究方法和血清药理学理论对妊娠期中药应用安全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我院综合利用现代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胚胎干细胞体外实验等现代化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1我国对妊娠期用药危险性认识的历史发展

    我国古代早已对妊娠期用药危险性有了初步认识。古代医家已经从实践中观察到了某些药物会导致胎动以及滑胎等副作用的出现,古代医学家已经将妊娠期用药当做妊娠禁忌,这也是古代中药药性理论中的关键内容之一。例如: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经集注》中都记载了妊娠禁忌药的相关事项。尽管如此,宋代《妇人大全良方》中才对妊娠禁忌药进行了完善,构成了系统完善的妊娠禁忌药记载文本,且该记载还以歌诀的形式进行传唱,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了妊娠期禁忌用药的情况。宋代以后,包括《本草纲目》、《炮灸大法》等书籍中对牛黄、红花、巴豆、牛膝等药物的危害性进行了记载。到了明代,缪希雍提出忌用药有青皮、槟榔、细辛、桃仁、沉香等。近现代《药典》中收载妊娠妇女禁忌用药、慎服药、忌服药、禁服药等进行了进一步划分和统计。尽管,妊娠期用药危险的认知从古至今都有发展,但是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报道方面报道较少,由此可见,建立与中医药特色相适应的中药妊娠期应用安全性评价的技术方法十分必要。

    2构建妊娠期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

    2.1明确透过胎盘屏障的中药药物成分

    妊娠期中,母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胎盘承担着母婴物质转换的重要责任,胎盘是母婴之间相隔的屏障,胎盘是减少胎儿接触母体药物和毒素的屏障,因此对于透过胎盘屏障中药药物成分的分析十分重要,这是构建妊娠期应用中药安全性体系的基础内容。由于中药具有组成成分多、药物作用整体化、用药机制复杂、成分间相互作用,难以预测性等特点,利用中药血清化学的研究方法对中药被人体吸收后的学情进行分析,分析其中每个移动成分,将具有活性的成分筛选出来,确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利用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对比探究血中移行的活性成分。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成分容易在妊娠的早期和晚期透过胎盘进入胚胎体内,特别是在孕早期,那时胎盘尚未成型,中药药物成分几乎大部分都可以进入胚胎内。只有在妊娠中期,胎盘屏障在中期时屏障作用最好,中药药物成分不易进入胎盘内。

    另外,针对在中药成分中含有部分毒性较小,药性较为柔和的禁忌中药,在应用中可以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从临床具体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中药用药。同时,中药用药有其自身特色,主要表现为复方配伍以及中药炮制,如果炮制方法正确合理,则可以分解中药中的毒性,例如:生半夏本身含有毒性,但是经过甘草、白矾等矫味后,其毒性被减小,入药后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要注意服药期间,药物对胎儿影响程度与药物性质和用药剂量有重要关系。例如:在怀孕10周后,胎儿形成,虽然不会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造成畸形,但是对母体和婴儿的某些身体功能会造成危害,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死胎。

    2.2构建妊娠期应用中药安全性评级体系的具体措施

    首先,以EST检测法检测受试中药,对中药的胚胎毒性进行预测,主要内容如下:检测无胚胎毒性、检测强胚胎毒性以及弱胚胎毒性。其次,根据含药血清的实际情况,立足于ES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实际状况,对中药的胚胎毒性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将受试中药分为5个等级。第一等级:中药药材和含药血清都显示强胚胎毒性,这一等级不建议妊娠期妇女使用中药;第二等级:中药药材和含药血清显示无胚胎毒性,这一等级可能对胎儿不会造成伤害,可以在临床中投入使用;第三等级:中药药材和含药血清中,其中一组显示有弱胚胎毒性,则无法判断药物是否会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应该视情况进行应用;第三等级:中药材及含药血清均显示有弱胚胎毒性,怀疑药物对胎儿发育有影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应用。

    在进行实验后,除了要对实验过程进行回顾,对实验结果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以外,还要严格控制中药的妊娠期使用安全性,为其建立安全性分级制度,科学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完善妊娠期应用中药安全性评级体系。另外,还要对B、C级中药进行中药、母体血清以及胚胎组织指纹图谱的对比分析,同时进一步分析富集纯化透过胎盘屏障的药物成分,准确判断造成胚胎毒性的药物成分,以便明确胚胎毒性的中药物质基础,为妊娠期应用中药的安全提供有效依据。

    3结语

    总而言之,中药是一個非常复杂的体系,中药中含有许多化学成分,专业医药人员对其成分鉴定过程中存在很多阻碍,鉴定难度大。因此,建立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十分必要,因为只有将各项用药标准量化,才能完善中药胚胎毒性的评价体系,这对于保证妊娠期用药安全性有着积极性作用。构建妊娠期中药安全性评级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建立中药安全性考核评级体系的过程中要对生物样品的复杂成分和机构进行解析,量化各评价指标,将中药胚胎毒性评级体系不断完善,从而推动中药应用于妊娠期的安全性发展。, 百拇医药(杨继芳)